周懷中:“不安分”的前行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21-10-13 瀏覽次數:次編寫語
自1933年以來,溫州大學
高舉“光大國族、造福人群”精神旗幟
立足浙南大地
培養了24萬余高素質人才
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溫州大學校友辦推出
“學長榜樣”系列訪談欄目
聚焦校友一往無前、不負韶華
的拼搏歲月
探尋校友成功背后的心路歷程
展現溫大人迎接挑戰、奉獻青春
的榜樣故事
希望激勵更多的溫大人
努力拼搏、奮發成才
傳承發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
的校訓精神
校友簡介
周懷中,男,1968年生,浙江溫州人,1989年畢業于溫州大學前身溫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曾任溫州網通(現溫州聯通)集團客戶部主任,溫州市對外經濟貿易經濟合作局(現溫州市商務局)外資處處長,中國駐丹麥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三秘,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等職,現任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溫州市政協常委。
“我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溫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副主任周懷中在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換了6份工作。他把這歸結于:不安分。然而正是這“不安分”拓寬了他的視野,讓他收獲了別樣的人生體驗。
▲2020年參加溫州市政協會議
屢次跳槽
1989年,周懷中從溫州師范學院英語系畢業,被分配到了較為偏僻的雙嶼中學教初一英語兼班主任。“當時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塑造期間,很難引領學生。”回憶起第一份職業,周懷中覺得自己彼時還沒有找到教書的感覺。“老師是份不錯的職業,但可能不是我的人生追求。”3年之后,他下定決心,辭掉了這份安定的工作。
離開學校后,周懷中到國有企業浙江東方集團公司,從事外貿工作。2年后,他又去了一家日美合資的日本跨國石油作業公司當材料員兼翻譯。在外企工作期間,他有機會接觸并學習跨國公司的現代企業運作和管理。
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周懷中加入溫州首家參與資本市場運作的“溫州財團有限責任公司”籌建,之后又先后參與市政府基礎設施境外上市、市政府“溫州數碼城”建設、溫州信用中心有限公司和溫州網通(現溫州聯通)的籌建工作,積累了多個行業的企業管理經驗。
2005年,他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機會,人生軌跡發生了改變。當時溫州市委、市政府啟動境外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希望在3年時間內,吸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落戶溫州,以促進實現溫州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政府部門急需招聘懂英語、懂經濟的人才。
周懷中恰好符合這兩個條件,英語專業出身,有外企工作經歷,又有經濟和企業運營實戰經驗。看到這個招聘公告,他意識到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經過筆試和面試兩輪選拔之后,他順利進入溫州市對外經濟貿易經濟合作局(現溫州市商務局)任外資處副處長,常駐市開放辦工作。
盡管在企業工作富有挑戰性和成就感,但他覺得在合適的政府部門工作,平臺可能更高,也更能發揮自身的優勢。他充滿激情地投入新崗位,在工作中依舊不停地嘗試和探索。當新機會來臨時,他再次敏銳地抓住。
2007年他參加商務部駐外使領館秘書考試,成為了一名中國外交官,身份再一次躍遷。同年12月,受商務部派遣,周懷中赴中國駐丹麥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工作。“這是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工作經歷。”
在丹麥常駐期間,他在使館商務處負責能源、農業、公平貿易等業務板塊的中丹雙邊交流。3年時間里,他記憶最深刻的經歷是一次高訪團接待,他被使館安排負責2009年12月中國代表團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期間的保障工作。因人手緊張,大使讓他一人負責超百人代表團車輛的保障和調度。從租用車輛,招募駕駛員,車隊排序,到峰會期間復雜的車輛調度,每個環節都要一一確認,來不得半點馬虎。
他清晰地記得,那天的哥本哈根,寒風中夾著鵝毛大雪,路面積了一層厚厚的雪。“天氣的變化加劇了交通的不暢,那幾天我一直在打電話與外方溝通協調,經常打到手機沒電”。周懷中形容當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是“精神和體力的雙重透支”。
當天傍晚中國代表團專機降落在哥本哈根機場,溫家寶總理健步走下飛機旋梯后,與迎候的使館工作人員一一握手。“那時我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態,主要的心思都還在車輛安排上。”與總理握手后的這份激動只能留到事后回味。
3年駐丹麥使館的經歷,成為他時常懷念的美好時光。“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想事情、做事情都會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且對北歐經貿文化、民俗風情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2011年1月,周懷中離任回國,回國前被商務部評為年度優秀公務員。
2012年溫州市首次采用“開門約薦、差額遴選”的方式,選拔有關市直部門領導人選。“剛好市外辦副主任的崗位缺人,而且要求黨外人士,我正好是民建會員,又從事過外交工作,仿佛這個機會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就報名了。”
他再一次成功入選。
▲2016年參加市對外友協代表團與美國舊金山市進行友好交流
英語是關鍵
僅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是遠遠不夠的。
周懷中歷次成功的崗位調整,除了內心的驅動,離不開一項“工具”——英語。他的每一份工作都與英語息息相關。英語是他的摯愛,也是他的工具。
“我最大化地利用了英語這個敲門磚。”周懷中毫不掩飾英語在他人生中發揮的作用。
“我學語言起步較好,是因為能清晰區分拼音和英文字母。”上初一剛接觸英語時,他身邊許多同學常常把拼音和字母混淆起來。而周懷中能輕松區分二者。他發現自己在英語方面,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就能取得還不錯的成績,仿佛對語言有著天然的敏感。
1985年高二的時候,他讓父母買了一盒英語課文的磁帶,他至今還記得磁帶中第一篇文章的主人公名字是卡爾·馬克思。“現在回想起來,感覺那個人讀得也一般。但在當時,那些變換的語調和發音,讓我覺得非常新鮮。”課余時間,他經常守在家中的短波收音機旁聽Special English。慢悠悠的英文單詞中混雜著“滋滋滋”聲,陪伴他度過了高中生活。
這份對英語的“好感”一直延續到了大學。高考填志愿,他填了最喜歡的英語專業。
進入溫師院學習以后,周懷中的英語成績依舊名列班級前茅。他的發音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大一的時候還被同學拉去當糾音“小老師”。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深入,溫州的對外交流也開始慢慢增加。為了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溫師院引進了英語外教。“當時我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外教經常會在課堂上講授西方歷史和文化。”這些涌入的新事物,越發激起了他學習英語的興趣。
周懷中最喜歡英語聽力課。“英語聽力的內容非常新穎。一堂課涵蓋的知識量、信息量都很大。每一次上聽力課,我都能收獲除英語之外的各類知識。”當時條件比較艱苦,上聽力課還要坐大巴去溫州大學老校區。但這正是他每周特別期待的時刻。
在大學期間,周懷中將對英語的喜愛“滲透”到了課余生活中。他曾參加溫州市的吉他彈唱比賽,演唱了譚詠麟的《Because I Love You》。“吉他+英文歌”的組合,讓周懷中在比賽中脫穎而出,他還受邀到溫州廣播電臺錄音。“我之所以能獲獎,并不是說我唱歌有多么好聽,主要是英文歌在當時還比較新穎。”
即使離開了校園,周懷中常常利用空余時間學習英語。畢業后的一段時間里,他癡迷于鉆研翻譯。1999年他獲得《中國翻譯》雜志社主辦的全國第十一屆“韓素音青年翻譯獎”。
周懷中沒有想到英語會對他的工作、生活產生如此重要的影響,在每一個轉折點,英語都成了關鍵的“工具”。這自然離不開他多年的積累。即使平日工作繁忙,周懷中每天都會抽時間聽一聽國際新聞播報。有時更是外事工作原因,需要及時地對國際政經信息進行學習調研,提高對外事工作和國際形勢的把握能力。“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在他看來,“掌握一門語言,像打開認識世界的一扇新窗口,人生的視角和維度都會有所提高。”
搭建橋梁
2012年9月,周懷中任溫州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
“外事辦的職責之一是搭線搭橋,開展城市對外交往工作,例如對接國際友好城市,推動溫州招才引智和民間國際交流等。溫州的許多中小企業缺乏對外合作渠道,所以我們要搭建平臺,讓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受疫情影響,原打算2020年1月帶溫州企業去坦桑尼亞和津巴布韋開展經貿交流的活動取消了。“我們幾乎是做好了各項準備,但是疫情不期而至,就不得不停止各項出國訪問的活動。”說到這,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遺憾。
周懷中不禁有些懷念往年組織開展的交流活動。2018溫州意大利文化節期間,溫州喜來登酒店舉行了一場“我愛意大利葡萄酒”文化公益課堂活動。“當時很多民眾都參與其中,通過輕松、富有體驗感的方式讓普通民眾學習專業的葡萄酒知識,加深對意大利文化的了解。”
除了意大利文化節,外事辦此前還組織舉辦過美國、韓國、日本、捷克、英國等相關國家的文化節。
為了幫助在溫的外國友人更好地融入溫州,新年招待會曾是每年都要開展的活動。2019年的招待活動專門安排了“變臉”“木偶戲”等傳統文化演出。“溫州國際化水平提升,離不開外國友人的參與和支持。我們希望通過這類活動,增強外國友人對溫州的認同感,并為溫州發展提供助力”。
目前,周懷中主要負責溫州國際交流和城市國際化方面的相關事務。在2021年溫州市“兩會”期間,作為市政協委員,他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溫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外宣和影響力”的提案,他認為:講好生動、真實、立體的溫州故事,要結合溫州文化和商業文明的典型案例,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創新國際傳播渠道和模式,提高溫州城市形象國際辨識度。
這份提案受到了溫州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并被市政協列為2021年重點提案。
2021年5月10日,溫州榮獲“東亞文化之都”稱號。周懷中赴北京參加了文旅部組織的終審活動,他心情有些激動:“經過初審、暗訪各環節后,溫州的總得分是第一名。當時真的非常開心。對于這個稱號,溫州實至名歸。”
回到溫州后,他繼續投入到溫州東亞文化之都建設的相關工作中。6月3日上午,周懷中主持了溫州市外辦與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舉辦的“在溫高層次人才(日韓研究方向)座談會”。7月6日下午,他又參加了在溫州市鹿城區七都街道舉行的“中外青年溫州說”(YouthTalk Wenzhou)第二期主題交流活動“我在溫州的創業故事”。
盡管出國交流活動因疫情還不能正常開展,但與各國駐華使領館的交流活動卻比較頻繁。在采訪結束后,周懷中要趕去酒店。晚上6點半,他要陪同市領導接待即將離任的的加納駐華副大使。
他早已習慣這樣的“加班”,笑了笑說:“我對這份工作有使命感。”
▲2020年與訪溫的意大利駐滬總領事館科技參贊羅伯特·帕加尼會談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