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偉:你可以不是“第一個”,但必須是“第一批”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2-08 瀏覽次數:次編寫語
為傳承發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溫州大學校訓精神,為挖掘溫大人迎接挑戰、奉獻青春的榜樣故事,溫州大學校友辦推出“校友之聲”校友系列訪談欄目,走進溫大優秀校友,聚焦他們的求學經歷和發展之路。希望校友分享人生經驗,凝聚校友情誼,沉淀校友價值,助力學校發展,激勵更多的溫州大學青年接續奮進,共促成長。
校友名片
劉巍偉
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08級
思政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方向)校友
溫大碩士研究生畢業,工作三年后到浙江大學攻讀博士,現任浙江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投資管理系教師、杭州市富陽區浙工大銀湖創新創業研究院副院長。
個人寄語
期待母校早日建成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浙南閩北贛東地區的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一、求學之路,師恩難忘
2008-2011年,劉巍偉校友在茶山大學城度過了研究生時代的三年時光,溫大給予了他知識、快樂和前行的力量。求學生涯中,導師謝志遠教授在為人處事方面、學術方面等給劉巍偉校友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陳福生老師講授的孔子人生哲學與老子處世哲學、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青年觀,牟德剛老師的批判精神與思維,方益權老師的“人生角色論”,都給他帶來莫大的幫助。
劉巍偉校友先后參與和負責學校研究生會的管理服務工作,三年求學之路,包括在人文社科處做助管、在溫州團市委實習期間,他表示很幸運能遇到諸多良師益友和優秀的領導。
二、不懈追求,自我突破
碩士畢業后劉巍偉校友在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工作,主要負責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劉巍偉校友的工作熱情非常高。由于學校領導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視,劉巍偉校友經常加班,最繁忙時,他的兩個手機和一個辦公電話同時鈴響,只能按照輕重緩急來接電話。
入職以后,劉巍偉校友發現在校期間的學生工作經歷使他在處理具體事務和人際關系中游刃有余。他認為這個世界通往成功的道路沒有捷徑可言,如果有捷徑,那就是腳踏實地做好當前的事。劉巍偉校友說,往往看似最笨的方法其實才是最快的辦法。
剛參加工作的兩年,劉巍偉校友所在的團隊主要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和現代農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成果先后獲得兩次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軟科學),也主持一些地廳級課題,獲得過廳級調研成果二等獎。
關于劉巍偉校友選擇辭職讀博的原因,他表示,一是理論研究方面有些乏力。創業教育一線的實踐工作做了很多,但理論層面功底不夠。二是考博復習時間有保障。工作第三年,劉巍偉校友轉崗科研管理處負責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工作相對輕松,上下班有規律,學習時間有保障。三是學習態度明確。選擇辭職讀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學習新的知識和理論,提升自我。
劉巍偉校友于2008年開始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十幾年來從未脫離過創業教育與創新創業的研究與實踐,包括現在從事的工作。從創業教育研究方向掛靠在思政教育學科之下,到從教育學角度研究創業教育和創業型人才培養,再到現在更多地從管理學角度研究創新創業及相關教育,劉巍偉校友相繼投入到思政教育、教育學和管理學這三個學科的學習中。他自身的成長經歷,也與創業教育近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大致相符,劉巍偉校友是溫州本土培養的第一個創業教育碩士,也已將溫大賦予他的“創新創業”理念融入了他的工作和學習中。
劉巍偉校友于2018年開始在浙工大工作,集教學、科研、行政和學生指導工作于一身。他奮力前行,收獲頗豐。劉巍偉校友參與高等教育國家教學成果獎的申報工作;參與2019年度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的評選;參與第五屆浙江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籌備組織工作,并作為聯絡人對接大賽“紅色筑夢之旅”啟動儀式工作;參與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相關接待預案的制訂工作。通過深度參與這一系列工作,他提升了自身宏觀協調組織能力和處理紛繁復雜事情的能力。
三、互相經驗,共謀突破
提到想和學弟學妹要分享一些經驗時,劉巍偉校友說道:
一、要有大格局大胸懷。能力決定你是否走得更快,而格局決定你是否走得更遠。在做生涯規劃和職業規劃時,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整個大格局中正處于什么地位,以及對自身的定位。未來需要通過哪些不懈奮斗和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學會登高望遠,不要過于計較一時得失,比如不要因為沒有拿到獎學金、出國留學機會沒有把握、保研指標沒有拿到、論文被拒稿等而悶悶不樂。人生路很長,不會因為這些影響到你的優秀。心中有大格局,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去拼搏。一旦成功了,會發現經歷的過程可能比結果更重要。
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這句話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到很難。畢業離校之前,導師徐小洲教授寫了幾幅字送給他們,大致有“求是”、“創新”、“禪”、“修行”等,劉巍偉校友沒有絲毫猶豫地選了“修行”這幅字。他表示:修行,關鍵修的是情商和逆商。一旦踏出校門走向社會,你會發現智商高、學歷高只是基礎,情商高、逆商高才是王道,這是要用一輩子去修煉的。
三、珍惜自己的工作平臺。在大格局中去規劃自己的人生事業,一旦選定一份工作,不要輕易跳槽。充分發揮你的情商和逆商,全面適應自己的工作環境。學會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創新,在創新中工作。腳踏實地,穩扎穩打,干出成績,便自然而然會在你的工作平臺上出類拔萃,也就很可能會被推向更高的工作平臺,那么之前的工作平臺也會變成你良好的人生基礎。周而復始,每一個平臺都留下你的優秀業績和良好口碑,累計下來就變成你扎實的人生資本,這些資本會助推你一步一步靠近夢想
四、殷切期待,美好展望
談及溫州大學“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劉巍偉校友對“敢為人先”這幾個字深有體會,他說:“無論在學術研究或具體工作中,都要有敢闖敢試、敢于創新的那股精神,即便第一個‘吃螃蟹’往往會引起爭議。”因此,他覺得:你可以不是“第一個”,但必須做到是“第一批”。
劉巍偉校友認為,選擇比天賦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守拙比聰明更重要。踏入社會之后,智商和學歷是基礎,情商和逆商則要用一輩子去修煉。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