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1-04 瀏覽次數:次個人簡介
陳力,我校14級法政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專業校友,現為龍灣中學二級教師、龍灣中學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曾獲得龍灣區微黨課比賽二等獎。
教育感悟
作為教育者,不能輕易地給每個孩子貼上標簽。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每個孩子都是寶藏。學會發現,學會贊美,學會表揚,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
“做一個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這是我班級的班訓,亦是對學生的一種期望。在新課改和核心素養提出并日益推進的背景下,老師的教學方式日趨多樣化。因此作為班主任,對每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日益多樣化,改變以往只注重結果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的方式。
那么,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呢?怎樣又可以稱作為優秀呢?“優秀”一詞在字典中的解釋為:(品行、學問、質量、成績等)非常好。在政治課上講矛盾特殊性時,常常舉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學生亦然!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現代學生觀也指出學生應該是發展的、獨特的、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熠熠發光的閃光點!發現這些優點并將其用心培育和發揚,這不也是我們作為人師的重要職責嗎?
我班里有個孩子叫小H,在沒接手這孩子之前,我就知道這個孩子是個典型的調皮搗蛋鬼!果不其然,在接手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上課看小說被巡視的校長發現,自修課總是遲到,上課常常犯困趴著睡覺……這孩子似乎成為了問題集中營。針對他存在的問題,我也經常找他談話:早自習遲到,和他聊晚上早點睡,洗漱動作快點,早上聽到起床鈴就迅速起床;作業不交,和他談是否存在知識點理解的問題;月考考試不理想,和他聊接下來的學習方法和目標等等。從開學到現在,和他的談話似乎總是在進行,可是實在沒有什么立竿見影的成效。當一籌莫展時,我決定對小H進行家訪。通過家訪,小H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有了答案。從他媽媽嘴里得知,他在初中時一直名列前茅,也是品行兼優的學生。可是在高一時,由于父母的離異,這孩子似乎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幾次考試成績一直下滑,自信心也受到了打擊,出現了自暴自棄現象。
雖然知道了原因,可是要怎樣和他交流才能真正幫他重拾信心,看到自己的優點呢?和往常一樣吃完晚飯,去看學生的晚讀。那天風很大,學生進進出出,開著的后門被風吹得一次又一次“咣咣”地砸在門框上。我站在講臺上,觀察了很久,來來往往的學生都任由風將門砸得發出巨響。這時候,小H同學打掃完走廊進來,他拉著把手慢慢把門關上,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還沒等他回座位,我讓全班都回頭給小H熱烈的掌聲,隨后表揚了小H同學。晚讀一結束,我又把小H叫到了辦公室,和之前幾次談話不一樣的是,這次我狠狠地表揚了他,緊接著又和他說:“小 H,你看,你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男生,這么小的一個動作,就讓老師看到你身上隱藏的優秀習慣!雖然我們前面落下了比較多的東西,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做,自然就能有進步,自然你就會成為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在那之后,小H同學似乎也慢慢開始轉變,自修課遲到次數慢慢減少,期中考前也很認真地復習、背誦。這讓我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是寶藏,班主任要做個挖掘者,發現孩子身上的優秀品質。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做個引導者,引導孩子們發現身上存在的優點,并將其發揚光大!在我班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小Z同學在同學們心中是個“嬉皮笑臉” 甚至有點吊兒郎當的孩子。也是班級里典型的“學困生”,一學期下來不知道要被叫幾次家長。接手這個班級后,小Z同學也成為了我的“重點關注對象”。
開學初我和班里的同學達成協議,約定每周的班會課由每個寢室來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介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是分享自己看過的一部電影,或是給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樂隊,抑或是分享一本書……每節班會課孩子們都能學到很多新鮮事物。
班會課按照正常的順序輪流著,這周輪到了小Z同學寢室。一開始我還以為會是他們的寢室長來講解,可沒想到上課的時候,小Z同學站在了講臺上。看到小 同學站在講臺上,底下的同學也是一個勁地起哄,我讓同學們靜下來,但心底卻在犯嘀咕:“他能講些什么,萬一講到些課堂不適合出現的話題我該怎么解釋呢?”帶著這些疑惑和不安,小Z同學開始了自己的分享。
那天他給我們分享的主題是“關于媽媽的那些戰役”。光看這個標題,我還以為他要分享自己在家怎么調皮,怎么和家長吵架的呢?沒想到,這孩子巧妙的將歷史上學到的幾場戰役名稱運用到日常和媽媽的“斗智斗勇”中,把全班都逗得捧腹大笑。一會兒是“閃電戰”,一會兒是“諾曼底登陸”,各種歷史上有名的戰役都讓小Z搬上了講臺,并且結合自己和媽媽生活中發生的趣事,把這些戰役講得惟妙惟肖,引人入勝。
這節班會課,確實讓我“大跌眼鏡”,實在想不到這個平時讓人印象不怎么樣的小Z,竟然能夠將自己對歷史的喜愛和生活巧妙結合起來,這著實讓我好好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等他講完,當著班級同學的面,我鄭重表揚了小Z同學,同時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小Z能夠在日常行規方面也能做到進步,就像這次班會課一樣,給老師和每個同學展現不一樣的自己。
課后,我進行了反思,想想自己以前對小Z的偏見確實少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該有的包容態度。小Z同學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也是我們每位師者都希望學生達到的目標,以往我們都只會通過作業去檢查每個孩子的學習掌握情況,卻沒有想到學生其實也可以把知識和生活聯系得如此緊密。給孩子們一個舞臺,一次機會,
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可愛,那么優秀!
從那次班會課之后,我也時時在班主任工作中告訴自己,絕不能輕易地給孩子貼上標簽。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學會發現,學會贊美,學會表揚,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吧。
陶行知先生曾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僅是個會學習的學生,更應該是一個充滿情懷充滿溫情的人!要想快樂就要學會感恩,感恩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或缺的重要品質。
運動會結束的那天晚上,借著孩子們休息,和他們做了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班級活動,并錄下了一段感恩父母的視頻,“爸爸媽媽,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視頻一發到家長群,就收到了家長們強烈的反響。
教育是一項事業,一項偉大的事業。可以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感人故事,也可以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偉大情懷。我是一個年輕班主任,一個熱愛教育的年輕班主任,一個喜歡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年輕班主任。平時常和同事說,班主任工作太難了,每天起早貪黑的,但是還好面對的是一群學生,而不是一堆無聊枯燥的文件,這讓每天的班主任工作都充滿了激情與期待。我雖然不是班主任隊伍里經驗最豐富的,但我相信自己一定是一位愛孩子、愛教育的老師!我雖然還不能傳遞給孩子豐厚的人生經歷,但我可以給孩子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去感受世界,分享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我雖然還沒有豐富的教育故事,但是很幸運,我每天都在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動人故事也每天都在發生,我也十分感謝這些孩子們,讓我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獲得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高中的學習壓力很大,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學習之余,發現自己的優點,作為師者,讓我們一起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引導他成長,并且成為一個優秀而不失溫情的人!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